Site Network: Home | About |




Web 3.0 懸念

Web 3.0 懸念

除卻那些可愛的機器人們,你一定還記得2008年大熱的動畫片《Wall-E》為人類勾畫的未來-其實它在科幻小說中常常出現:電腦完全智能化,它能識別你的語音,理解你的行動,所有活動都在電腦的操縱之下,而人類無所事事。

自從計算機誕生之後,這樣的夢幻場景便屢屢出現。 與其說是害怕機器操控時代的來臨,不如說人們更多是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,在夢想的照射下一點一滴地改善著身邊這個還遠非強大的網絡。

但不得不承認,從誕生到現在,互聯網的變化的確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。 1969年還只能將分處各地的四台主要計算機連接起來的網絡,如今已經覆蓋了全世界超過14億人口。 同時,日益加快的運行速度以及內容、輻射能力的廣闊性都一再改寫著摩爾定律的翻新規律。

也許正像去年9月Google創立10年之際,其首席互聯網顧問,也是互聯網開創者之一的維特·瑟夫所描繪的10年後的美妙場景一樣:彼時,約70%的人口將通過固定及移動網絡上網,速度將達到吉兆/秒。 移動設備將成為主要的上網工具,很多東西都要與網絡相連。 比如我們可通過網絡跟踪和管理電力需求,遠程操控具有網絡功能的家電。

其實,你若細心便能發現近來Google的一個變化:如果在搜索欄中鍵入"比爾·克林頓的老婆是誰",第一個條目的標題便是:希拉里·克林頓。 但點擊它,你會發現網頁上並沒有現成的答案。 這就意味著,雖然我們尚未進入可自動解讀問題的語義網理想階段,但這些網絡時代的領軍者們卻正在醞釀著重大變革-儘管目前它可能只是一種對非結構化的數據進行分析的新方法。

所以夢想並不像看上去那樣遙不可及,即使是在這個金融危機的寒冬中。 技術博客Techcrunch的創始人邁克爾·阿靈頓就篤定,創意並不會由此戛然而止,僅僅代表著"容易錢(easy money)"即將終結。 是的,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孕育了web 2.0的瘋狂發展,眼下嚴峻的經濟形勢卻能修正這股充溢著泡沫的熱潮-而2008年,這種趨勢已經顯現。

Web2.0陣地

在今年召開的國際消費電子展(CES)上,這個被公認為行業風向標的盛會首次利用Facebook進行自我宣傳,並在YouTube上開闢了專門的視頻頻道。 的確,這些熱門網站因所擁有的強大而忠實的受眾群,而日益進入主流,如今,誰都無法忽視其業已形成的穩固陣地。 所以,不可免俗的,我們還是先要從web 2.0談起,因為正是它讓互聯網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跨越:從此之後,網絡與人之間的互動才算真正開始。
Web 2.0的概念誕生於2004年O'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國際公司的一次頭腦風暴會議中。 那時,互聯網行業剛從4年前那輪泡沫帶來的低迷環境中漸漸復蘇。 之後,該詞發明者-O'Reilly公司的總裁提姆·奧萊理逐步廓清了它的定義。 簡單來說,其特指讓用戶分享和自主創造內容的一系列網絡創新。

當然,這種全民參與的革命性背後則是多個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:帶寬的飛速發展、電腦硬件價格日益低廉、數碼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成熟,以及網民自我意識的覺醒等等。 但無論這些新興網站採用何種形式、何種內容-無論是YouTube、MySpace還是Facebook,它們都依然指向了一個繼互聯網誕生以來的唯一終極目的:讓數據更加豐富、更加易得。

就像Google一貫的宣言一樣:"整合全球的信息,使其為所有人所用。"這也是其這些年來網絡各種產品的一個主線,比如視頻網站YouTube、博客網站Blogger、百科網站Knol,以及醫療信息數據系統Google Health,甚至其所投資的基因測序網站23andme。

而RSS和Friendfeed則因更進一步地整合動態的、碎片化的關係網信息廣受關注。 前者能訂閱你每天要看的網站和博客,而後者則能跟踪你的朋友在Facebook上的活動、在Twitter上的發言、在RSS中的分享。

可以看出,一個聚集你的行為、你閱讀的文章、你的健康狀況,以及你的社交活動等等個性化信息的web 2.0世界已初具雛形。 不過無法忽視的事實是,雖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,但這些web 2.0網站卻均未盈利。

比如在2008年流量取得752%驚人增長的Twitter,雖已有高達400萬的獨立訪問者,但仍然沒有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。 為此,有人向這個能洞悉網民細微動向的網站建議開放API、引入更多的第三方,從而開發更貼近用戶的廣告程序。

換句話說,在海量化和個性化之後,如何達到這些信息的最優化利用則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。

被"遺落"的下一代

或許,這個工作要留給下一代互聯網了,即我們已經聽到過的web 3.0。 至少維珍創始人理查德·布蘭森就表示:"我已經不想什麼web 2.0了,那已成為了過去!"

其實,當這個"過去"讓整個世界為之震驚的時候,以萬維網之父蒂姆·伯納斯·李為首的萬維網聯盟人員卻陷入了空前的憤怒。 這種發展和他們的終極理想-實現智能化網絡,即語義網(semantic web)大相徑庭。

有趣的是,早在第一代門戶網站大興其盛時,伯納斯·李就開始醞釀自己的"Web 2.0"概念。 2001年,他在《科學美國人》上發表了一篇文章,大力提倡發展語義網,並期盼著這種能準確洞察人們心意的第二代萬維網的到來。

所以可以想像,奧萊理提出的全新Web 2.0概念以及引起的強烈反響,打亂了伯納斯·李對於未來的希冀。 因為語義網和當前互聯網的結構完全不同。 目前網絡使用HTML語言來表現數據,電腦無法對內容進行識別。 而語義網則需要推行一套新的網頁標準:使用XML(可擴展置標語言)以及RDF(資源描述框架)來表達數據。 這套新的規範能通過對內容的標識和屬性讓機器理解詞語和概念,以及它們之間的邏輯關係。 如此一來,搜索就能獲得更精準的結果,網站的推薦就更加準確,廣告就能夠推送到更匹配的人群中-而利潤來源就此有了保證。

"當初Web 2.0的提出實際上對語義網運動是一個突然而至的悶棍。"研究語義網的上海數字圖書所所長劉煒對《環球企業家》說,"由此,萬維網聯盟的人不得不在慌忙中聚焦到了下一波互聯網大潮-Web 3.0中。"

是的,這個人們不停質問到底是什麼的Web 3.0概念,其實早在所謂的web 2.0出現之時就曾與我們失之交臂。 但是即使如此,涵蓋大量的數據,並能夠讓我們隨意訪問這些不可思議的數據資源的語義網技術,成為現實的可能性在當下還是虛無縹緲。 除了技術上的難關,標準的推廣也是很大的問題:過去的網頁要重新編寫,新的網頁要遵循新的規則。 總之,它已不是第二代的簡單升級,而是對其的徹底顛覆,這也因此讓它成為一項"不可能完成的任務"。

但關於下一代互聯網的探討並未止步。 比如Google CEO埃里克·施密特就認為,Web 3.0也可以理解為拼湊在一起的應用程序。 它們雖單體相對較小,但運行速度非常快並能進行很多自定義,可以在任何設備上運行(PC或者移動電話),而且由於數據處於"雲"中,它可以像病毒一樣地擴散(如社交網絡,電子郵件等)。 而奧萊理則認為Web3.0應是超越經驗以外的,"很有可能它會比萬維網更廣闊、更普遍地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。就像激光技術、傳感器、語音識別和很多其它新技術已經把計算機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一樣。"

新標準

好在,我們並不需要自我局限在某個標籤之中,無論web 3.0的內涵最終被如何定義,我們已能從種種跡像中窺見出互聯網的未來輪廓:數據開放、無處不聯網。 一句話,雲計算為互聯網帶來了膨脹力量!

這就不得不提它的倡導者、如今毋庸置疑的互聯網領袖Google,以及它所帶來的改變。

事實上,web 2.0代表形式-社區的出現,曾讓Google這樣的搜索引擎頗感尷尬。 由於標準和設置不同,社區對於搜索引擎來說就是一個信息黑洞。 隨著社區的成長,這個黑洞會越來越大。

於是,Google推出了倡導標準統一和數據開放的OpenSocial平台,使得第三方軟件開發商更容易將同一應用程序嫁接在多個網站之上。 在Facebook的壟斷趨勢日益加強的情況下,各家競爭對手更有驅動力去支持OpenSocial。 這也意味著,一個小公司在未來將能以最低成本利用每個社區積累的用戶群。

而對於用戶而言,個性化網絡則可能成為現實。 當OpenSocial和API開放成為業界標准後,同一個ID就能貫穿整個互聯網:瀏覽器將成為個人網頁的入口,只需要在瀏覽器上用ID進行登錄,便能進入你的個性社區和個性化內容。

而隨後在去年推出的Chrome,則佔據了瀏覽器這個連入未來的必由之地。 其更大意義在於,由於支持一種名為V8的JavaScript引擎,與IE相比,它的運行的速度可提升數倍。

在互聯網的發展中,腳本語言JavaScript可謂功不可沒。 它將原來的靜態網頁,轉變成為接近桌面體驗的豐富應用。 但當網頁使用過於復雜的JavaScript時,瀏覽器很有可能無法響應。 這就是Google推出Chrome的關鍵原因:讓瀏覽器技術水平趕上Web應用程序的步伐。 日後,越來越多複雜的程序將能在瀏覽器上快速運行。

而由此,依賴雲計算的發展,創業公司們就能用低成本的方式進行龐大的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,只需要租賃Google或者任何一個公司的"雲"。 所以說,如果以前強大的計算能力是網站的一個門檻,那它現在已經被徹底打破。 網站們已不用再投資購買昂貴的硬件設備、負擔頻繁的保養與升級,卻依舊能獲得對海量數據的處理能力。 這也使那個讓Twitter採用第三方軟件進行廣告與用戶智能化匹配的提議具有了現實基礎。

從中,我們不難看到Google的野心-它要締造一個開放的互聯網,並逐漸深入到其底層。 而其中所貫徹的新標準,建立過程則全然不像語義網那樣遙不可及。

延伸的互聯網

當然,2008年最值得慶賀的事情,莫過於互聯網的平台終於開始跨越PC這一單一訪問媒介了。 當喬布斯把iPhone叫做"你口袋裡的生活"時,他也將互聯網放入了每個人的口袋中。

比起電腦,手機無疑是最適合完成個性化的設備。 然而這幾年來,雖然意識到移動行業存在著巨大的金礦,但大的飛躍卻未實現。 這其中存在著幾個障礙:手機上網並不便利;手機開發的封閉式環境,將更多有創造力的開發者隔絕在外。

顯然,改變已經開始。

去年不啻為手機行業的開源元年。 Google Android的努力使得開源平台成為手機業的新發展方向。 智能手機成本大大降低,軟件和服務替代硬件成為了手機業的核心競爭力。

另一大躍進是手機上網體驗的極大改進。 iPhone和Android都帶WiFi(無線寬帶)功能。 而它多年來一直被手機行業拒之門外,其真正原因恐怕是為了讓消費者將時間耗在運營商自己的網絡上。 但運營商壟斷網絡的夢想現在無疑被打破,手機的定位也隨之發生了巨變:成為個人隨時聯網的行動裝置。

這些都能釋放手機互聯網的創意潛能。 比如,在Android的運用程序中就有很多基於移動特點的有趣服務。 Locale可以根據用戶所處位置調整手機設置,在劇院或電影院時自動關閉手機鈴聲;日程管理軟件GeoLife在你路過超市時提醒你別忘了買紙巾;Ecorio則能通過GPS獲知你每天的行程,計算你每天的碳排放並給出減少碳排放的小竅門。 最近,甚至有人將Android連入上網本-這又是一個有著無盡想像力的平台。

讓我們暫時回到手機。 除了位置服務之外,手機這個媒介還能為互聯網帶來哪些價值呢?

很直觀的一點是,當觸摸屏成為智能手機的流行趨勢後,SearchMe那樣的可視化網頁將備受青睞。 這個搜索引擎與Google的不同點在於,它將搜索結果用網頁圖片展示,如同iPhone的照片顯示,風格非常酷。

不過,真正的未來到底如何,我們仍然難以清晰描述。 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,文章開頭所提到的那個無限滲透的智能網絡,正一步步向我們走近。

見摘自《 環球企業家
http://www.wangtam.com/50226711/web_30_167251.php 

Posted by infoLedge 凌晨3:25:00  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